梅园传奇

meeis 2016-12-23 阅读:194 评论:0

00:00

梅园传奇 - 金山农民画

    金山卫镇梅园村十一组,相传在五百多年以前是一片很大的梅树林。

    几百年前,这里住着一户姓梅的人家,日出下田,日落收工,耕耘着附近十多亩土地。后来这里又搬来了一户姓杨的人家。这家人家祖上曾做过官,是书香门弟。只因为官清正,结下了冤家对头,一气之下弃官务农,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隐居。

    两户人家住在一起成为好邻居。说来也巧,那年杨家夫人怀孕了,而梅家的女客人也有喜在身。年底杨家生得一子,取名杨正文。梅家育得一女,请伯父取名梅玉华。

    正文与玉华从会走路起就在一起玩。“拍蝴蝶”、“摘花儿”、“兜蜻蜒”、“打弹子”、“造房子”,终日相伴,两小无猜。

    七个年头过去了。一日正文对玉华说:“我不能和你在一起白相了。”玉华忙问为什么?正文说:“父亲给我请了个先生,要我读书。”玉华一听急得哇的一声哭了。正文见玉华伤心,心中一算计,忽然想到一个办法,安慰玉华说:“我倒有一个办法,听人讲读书要有一个伴读的书童,我要家父请你给我磨墨。”玉华听了破涕为笑。

    一晃十个春秋过去了。正文聪明绝顶,勤学苦练,四书五经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玉华伴读十年,也学得文才满腹,两人经常吟诗作画,下棋弹琴,无拘无束。这时的正文长得英俊潇洒,一表人材。玉华更是如出水芙蓉,婷婷玉立。古话说得好“日久生情。”两人从小玩耍,相伴读书,日日不离,不知不觉在心里都有了意思。

    那年正是大比之年,天下学士都纷纷上京比试,求取功名。杨正文志高气昂,父亲当然也想让儿子去碰碰运气。阳春三月,备下行李,准备上京赴考。临行前向玉华告别。玉华不说别的,只把正文拉到一边,指着眼前的十多株梅树,对正文说:“我喜欢吃梅子,每年你总给我许多梅子吃,吃下的核随手丢在这里,已长成许多梅树。有一天,你爬上树去摘梅子,不慎从树上摔下来,好不叫人心痛。文哥你还记得那句:‘我爱梅树花开早,酸甜清香醉芳心吗’?”正文回答道:“华妹我还有一句你忘了吗?‘花开花落结青果,地长天久永相伴’。”玉华两颊徘红,含羞说道:“但原文哥一路顺风,金榜题名。”

    杨正文昼行夜宿一路顺风,如期赴考,金榜得中第五名,皇上殿试难不倒杨正文。皇上欢喜,御笔亲封杨正文为金山县令,即日赴任,待有功再行晋升。正文谢恩,打点行装到金山上任。

    杨正文来到金山任所与前任县令交割清楚,上马管兵,下马管民,把金山管得井井有条。空余间突然想到家里父母亲好久不见,又思念玉华,遂修书一封,派人去接父母亲相叙,并再三恳求父母为他和玉华婚配成亲。正文父母虽然嫌玉华出身农家,但玉华从小和正文在一起,两情已深,且玉华温雅美丽,知书达理,心中原也有几分乐意,经儿子一提起自然也没有话说。即日指派媒人行聘礼,准备选吉日送玉华到金山县衙成亲。一时间男家忙,女家也忙,大家乐呼呼,喜洋洋。

    这时,杨县令刚料理好公务退堂,忽报圣旨到,杨县令接旨,钦佩差大臣宣读圣旨,意为选美进京,杨县令摆酒接风。席间对钦差道:“本县恐怕没有美人儿。”钦差答道:“本官一路打听过来,贵县金山卫有个梅玉华,天姿国色,皇上就要这样的美人儿。”杨县令闻言大惊,对钦差大臣说:“实不瞒大人,梅玉华已为小官受聘,长得也并不怎样美,请大人高抬贵手。”钦差大臣一听。拉长了面孔说:“你敢违抗圣旨,该当何罪,来人呀,把他的乌纱帽摘了,打入监狱听候处置。”

    原来这个钦差大臣的远房亲戚,想金山这块肥肉已想得发疯。因此定下计来,趁此机会加害杨县令。随后带领一群虎狼直奔金山卫抢走了梅玉华。

    再说梅玉华被抢进皇宫,高墙深院,与世间隔绝,生死不知。

    杨县令被关几年总算放出。回到家中已是一片惨象。父母因悲愤交加,先后得病而亡。梅玉华父母背井离乡寻找女儿去了,只剩下一个老家人,守着几间茅屋,十多棵梅树。此情此景,叫人好不伤感。从此以后,杨县令隐名埋姓读书耕田。每年梅花开时,必当吟诗作画与梅花对饮。梅子熟时随手撒遍大地,年年都有新苗长出。故十年后,这里已成梅林一片。几十个春与秋,杨县令与梅树相伴,作了三千三百首诗,画了三千三百幅画。对梅玉华的一片衷情,尽在诗情画意中......

    据说每逢梅花开时,花香一直飘进皇宫,皇帝闻到梅香,查问下来,得知民间竟有这么一段衷情。召见梅玉华时,报说死了已有多年,皇帝心中也有所动,逐御笔亲书,杨县令梅园。

    杨县令寿终后,只见一片梅树腾空升起,万枝鲜花异香扑鼻。在无数的飞蝶,蜜蜂拥簇下,杨县令和梅玉华双双端坐在梅树顶上,冉冉地向天空升起。打那以后,这个地方就被后人称为“梅园”了。


上一篇:扶王埭 下一篇:卖脱水银造大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