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王埭

meeis 2016-12-23 阅读:179 评论:0

00:00

扶王埭 - 金山农民画

在石化城西五公里、沪杭公路北侧有个百年小镇——扶王埭。

    现在的扶王埭虽不成气候,风雨沧桑,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。

    相传扶王埭在明代时没有一户人家,更没有扶王埭这个地名。那时,金山卫以西沿海地带经常发生水灾,年年有告急文书直抵京城。顺治皇帝登基后,为了顺应民心,拨银万两,疏竣黄姑塘,把黄姑塘的水引往青龙港出海。这年,在扶王埭的地方搬来两户人家,一户姓何,一户姓黄,两家人家起先做小本生意,慢慢地生意兴旺起来,你开茶馆我开豆腐店,你开肉庄我开药材店,最兴旺时,光茶馆、豆腐店、肉庄、药材店有四四十六爿。何黄两家生意一好,许多做生意的人也都搬了过来,逐渐引成南北一条街。实力最强的当然要数何黄两家了。所以,何家开的店铺取名叫何家埭某某店;黄家开的店铺叫黄家埭某某店铺。何黄两家为争名气,互不买帐。口舌不断,有时甚至拳脚相加,大打出手。附近穷苦百姓,不敢得罪哪一家,只能是到何家叫何家埭,到黄家叫黄家埭。

    有一天,扶王埭来了一位陌生的老和尚。他先沿镇兜了一圈,然后在茶馆里落坐,喝了一会茶后,一本正经地对众人朗声说:“这个地方风水很好,和气生财,万万不可争名斗气,否则两败俱伤。风水好在这里南北一条街,顶头东西横向一条河,这里就叫‘河横埭’吧。”众茶客听到带着“何”“黄”的谐音,都极为怂恿赞誉。由不得两家争夺地名,“河横埭”这个地名,一传十,十传百地叫开了。

    有道是:一山容不得两虎,也是何家时不运转,慢慢地衰败了。而黄家这时却如虎添翼,子孙出息,其中有个叫黄秀欣的人,居然考中了秀才,黄家有财有势,买断了三里长的黄姑塘河段。河也是黄家的,还有什么不是黄家的呢?!顺理顺章地把“河横埭”改为“河黄埭。”

    正当黄家一帆风顺的时候,在镇的北面,一户王姓的人家脱颖而出,成了屈指一首的富户,几乎胜过了黄家。此时黄家有个千金小姐,待字闺中,王家来提亲,黄家自觉门当户对,就应允了亲事,择日喜结良缘。两家人皆大欢喜。

    王家是富户不假,拥有良田千亩,房屋百间,但在仕途上就是无人出山;即使出钱买官做,但也不是做官的料。因此,常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敲诈。王家几度沉浮,都是亲家黄家从中周旋,王家才转危为安。

    想不到太平军攻打金山卫,这里又成了两军争夺的地盘,因此炮火连天,血流成河,镇上南北一条街哪经得起这场兵灾?

    战争结束后,王家在废墟上造了些房子,出租给做生意人当店铺。也许王家时来运转,王家的后裔竟当上了县政府的参议员。方圆几十里,有一定的威望。所以把河黄埭改名为扶王埭。

    扶王埭这个地名一直叫到现在,相信,这个地名以后不会再变了。


上一篇:何营盘 下一篇:梅园传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