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:00
相传很久很久以前,现在的山阳镇地域是一座大山,又高又大。半山腰和山脚下分别有个大洞,上下两个洞相通。平时那清澈的泉水从洞中流出,人们用它浇灌田园、饮用浆洗、喂养牛羊。可到了每年的春夏之交,也就是人们熟悉的梅雨季节,那山顶的积水先是全部进入半山腰的山洞,再夹着石块、泥沙一起从山脚下的山洞涌出,轰然作响,地动山摇。山洪冲走了房屋,淹没了田地,人们拖儿带女、扶老携幼,没命地往山顶上奔。
在南山脚下,有一座一矗两间馒头顶草房。里面住着一对夫妻,年过四十,不曾生有子女,所以吃素念佛,求观音菩萨赐一男半女。那年夏天,接连几天大雨,山洪又爆发了。夫妻俩站在高处,发现洪水中有一张特别大的荷叶从上面冲下来,仔细一看,这荷叶上还平稳平稳地躺着一个婴儿。他俩惊喜万分,急忙把孩子救上来,精心护养,并取名叫“洪阳”。洪阳从小十分的乖巧,七、八岁开始就帮助爹娘挑水做饭,打柴捕鱼,村庄里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他的。两位老人高兴得经常象笑弥陀。
转眼十八年过去了。那天,洪阳正在远处的山顶上打柴,只听得山洞里又开始轰然作响。“不好!山洪要爆发了!”洪阳顾不得柴担子了,连滚带滑往山脚下跑。可还是晚了一步,山洪已经漫到了半山腰。房子被卷走,两位老人也不知去向。洪阳悲痛欲绝,一连好几天坐在山洞边发呆。他决心要与洪水比个高低,他决心要把洪水彻底制服。
洪阳把村里的年轻人召集起来,组织大家搬运石头,要把山脚下的山洞堵住。吃尽洪水苦头的乡亲,见洪阳带头堵洞制服洪水,都十分支持,有人出人,有力出力。大家都憋着一股气,手裂开了血口子,脚被石块压伤了趾头,都全然不顾。一天,二天,一月,二月,一直奋战到第二年的春夏之交,那山脚下的大洞终于被堵住了。
山洪爆发的季节又到了,洪阳让村里人全部离开,他一个人留下来观察洪水的走向,万一这次堵洞失败,他要找出原因,以利再战。黄梅雨来了,一连好几天,总是雷声隆隆,大雨倾盆而下。洪阳冒雨站在高处,关注着洪水的动静。一天过去了,两天过去了,安然无恙。等到第十天,只听得“轰隆隆”一声巨响,那高山彻底崩塌了。巨石、树木、泥浆随着洪水奔腾着、咆哮着,向天边流去。
雨过天晴,这儿已夷成了一片平地。村里人闻讯赶来,顺着水势四处寻找洪阳,却始终不见洪阳的影踪。为了纪念洪阳,也为了说明这里曾经有过山,人们就在原地重建了一个村庄,并把这个村子叫做“山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