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厍的故事

meeis 2016-12-23 阅读:208 评论:0

00:00

盘厍的故事 - 金山农民画

山阳镇曙光村,有个小地名叫盘厍,为啥叫盘厍呢?这里有段有趣的传说。

相传很久以前,山阳镇东面有个范家埭,这里的居民大部份姓范,据说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,但一粒谷里出九重米,姓范的人家中有好有坏,其中有个叫范阿良的,是个大地主,只认铜钿不认亲,而且诡计多端。他的眼睛眨个不停,每眨一下,就生出一条毒计。因此,村上的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,在背后都叫他眨眼阿良。

村上有个青年农民叫范小二,是个老实巴交的种田人,他从小父母双亡,三十岁出头还讨不起老婆,仍旧是杨树剥皮,光棍一条。小二虽然清贫,但良心非常好,经常帮助比他更困难的乡亲。

有一年大旱,旱得龙泉港河底裂缝,田里颗粒无收。但眨眼阿良还要向佃户逼租,扬言凡交不清租的,明年开春不得向他借耕牛耕田。小二是个有骨气的人,宁愿用铁搭翻田,也不向眨眼阿良低头。

这天,小二正在用铁搭翻田,他想赶天黑前把土地全部翻好,明天就可灌水播种。所以他用尽全力,一铁搭坌下去,忽听得“咚”地一声,他好奇地翻起泥土一看,原来是一只铁盒子。把铁盒子打开,见里面是一只方方正正的白瓷盆。停工以后,他就把白瓷盘用水清洗干净,随手将当作晚饭的熟蚕豆往盘里一放,谁知奇迹出现了,这瓷盘里的熟蚕豆尽管你怎么取,总是取不完。范小二又惊又喜,急忙从米囤角落里取出几粒米放进瓷盘里,倾刻又变成了满满一盘白米,而且又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完。他知道自己交上了好运,拾到了聚宝盆。于是,他就把盘里的米取出来送给比他更困难的乡亲,帮助乡亲们度过春荒。

俗话说,麻袋口好扎,众人口难防。尽管范小二千叮万嘱乡亲们不要把聚宝盆的事说出去,但这消息还是被眨眼阿良知道了。眨眼阿良想,如果把这只聚宝盆弄到手,恐怕皇帝也比不上自己富有。他的狗眼乌珠“骨碌碌”的一转,又眨了几下,一条毒计涌上心头。

眨眼阿良趁范小二下田去的时候,就偷偷地朝小二家溜去。小二家的房子是茅草房、竹帘门,阿良不用吹灰之力就挖开墙洞,钻了进去。他见灶头边放着的那只闪闪发光的白瓷盘,就如饿狼扑食般地冲上去,又用预先准备好的一只布袋,把那只瓷盆包了起来,然后又象狗一样从墙洞中钻了出来,又点了一把火,把小二的茅草屋给烧了。等范小二和乡亲们发觉后赶来救火,小二的房子已成了一片废墟。

眨眼阿良偷到瓷盘后,紧关大门,天黑后,才将宝盘取了出来,放在八仙桌上。他又从金银珠宝的箱子里拿出珠宝放在宝盘里。倾刻,金银珠宝象喷泉一样涌了出来,而且越涌越多,越涌越多。范阿良高兴得手舞足蹈,还大喊:“我发财了,我发财了!”

金银珠宝越涌越多,已涌满了一地,可眨眼阿良还不满足,等到堆到屋梁时,他才发现门已被金银珠宝堆满,自己已走不出去了。

要是眨眼阿良这时候喊救命,可能被别人听见,还能救他出去。可他想,我一喊救命,别人会知道我家中有这么多珠宝,偷去了怎么办?所以他没有喊,只是踏着珠宝往上爬,他想等珠宝堆到屋顶时,从屋顶上的天窗里爬出去。

珠宝很快堆到了屋顶,眨眼阿良也推开了天窗玻璃,但他身体胖得象头肥猪,天窗口小,他爬不出去。

珠宝还在不断地增多,眨眼阿眼被挤得透不过气来,知道再不出去,就有被珠宝挤死的危险,于是用足全身力气,拼命往上挤,忽听“蓬”地一声,不仅把眨眼阿良喷了出来,满屋子的珠宝也从天窗口喷了出来,这一喷,一直喷了三天三夜,最远的喷到了漕泾的沙积村,范家埭成了珠宝山。本来贫困的农民,见这么多珠宝,高兴极了。但人心不足蛇吞象,有人起了贪心,用畚箕来畚,用麻袋来装,可背到家里一看,那里是什么珠宝,都是黄澄澄的黄沙,再去那里一看,珠宝不见了,范家埭象一只装满黄沙的盘子。从此以后,人们把范家埭叫作盘沙。

范家埭变作盘沙,可后来不知那个文人舞文弄墨,自作聪明,把盘沙写成盘厍,惹得不少人把盘厍读成盘“库”,引出了不少笑话,但不管怎样,盘厍这名字,就一直流传到今天。


上一篇:青龙港 下一篇:河缺口